固体核磁共振“超级放大镜”观察催化反应网络
2024-04-28 03:04:44

固体核磁共振“超级放大镜”观察催化反应网络

来源  :【科学网】

2016年,固体共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院士包信和和研究员潘秀莲等提出的核磁化反OXZEO催化技术发布于《科学》杂志。该项技术自提出以后就广受关注  ,超级察催并且入选了当年的镜观“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近日,应网基于OXZEO催化剂设计概念,固体共振大连化物所院士包信和、核磁化反研究员侯广进等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超级察催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OXZEO)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合成气转化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镜观相应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自然-催化》上  。应网

固体核磁共振“超级放大镜”观察催化反应网络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合成气转化机理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重要的催化过程与复杂的反应网络

催化技术在资源利用 、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核磁化反是超级察催人类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重要保证 。而石油资源是镜观当代能源和材料的核心来源。近年来 ,应网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寻找补充性乃至替代性技术路径 ,以此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日益旺盛的能源和材料需求尤为重要。

我国长期以来“富煤 、缺油 、少气”的资源结构 ,导致石油资源长期高度依赖进口。但是石油进口依赖国际环境 ,价格不可控 ,获取也容易受限 。此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改良乃至废止高污染 、高排放化工过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生产效率又不能被牺牲 ,这使得催化研究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 。

针对国家的需求和能源现状 ,包信和从20世纪90年代回国起就全身心投入到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的科学研究中 ,带领团队深入的开展基础研究,聚焦“纳米限域催化”领域,一干就是二十余年。2016年 ,包信和与潘秀莲等在煤基合成气转化制低碳烯烃的研究中,创建了OXZEO催化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OXZEO催化概念已拓展成为碳资源转化的重要平台 。

然而,OXZEO催化体系中涉及合成气经C1物种到多碳产物的转化过程,其反应网络非常复杂,包含催化剂表面众多的活化过程和复杂的多碳中间体,如何确定其活性组分和中间产物成为研究的难题 ,反应机理研究面临着挑战 。

独特的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 ,基于在表界面催化及固体核磁共振谱学表征领域积累的丰富研究经验,包信和和侯广进等想到可以借助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对复杂多碳物种及其所处吸附相化学环境的原子超高分辨表征的优势 ,实现对OXZEO催化转化过程中催化剂表面活化多碳中间体的准确鉴别  。

“在中科院和大连化物所的大力支持下,为研究团队搭建了优异的仪器平台,特别是前些年中科院的修购计划支持了包括高场800MHz固体核磁共振谱仪等的仪器装备,为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设备保障。”侯广进说 。

固体核磁共振“超级放大镜”观察催化反应网络

侯广进团队成员在800MHz固体核磁共振谱仪上操作调试NMR探头(左起 :高攀  、侯广进 、纪毅)。

先进的表征技术和优秀的研究平台是团队在催化反应机理领域克难攻坚的利器。

基于对OXZEO催化过程的大量反应实践,研究团队发现,以甲醇催化转化为代表的传统C1转化反应机理并不能准确解释OXZEO催化体系中观察到的很多实验现象 。为了充分论证OXZEO催化体系中包含的特殊反应路径 ,基于ZnAlOx金属氧化物是典型的合成气转化制甲醇催化剂  ,而H-ZSM-5分子筛是经典的甲醇转化制烃催化剂。于是团队提出要建立一个ZnAlOx/H-ZSM-5模型催化体系 ,可以说 ,这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思路 。

“如果我们可以在模型体系中观测到不同于甲醇直接转化过程报道过的中间体 ,并能够与OXZEO催化过程中观测到的独特反应现象相关联,”论文的第一作者纪毅说 ,“我们就可以说明OXZEO双功能催化概念是独特的,而我们观测到的关键中间体也对应了OXZEO催化中涉及的独特反应路径  。”

研究人员利用模型催化体系 ,借助准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联用的分析检测方法 ,观测了从初始碳-碳键生成到稳态转化过程中,包括表面多碳羧酸盐 、多碳烷氧基、BAS吸附环戊烯酮 、环戊烯基碳正离子在内多种中间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检测到了数量众多 、种类丰富的含氧化合物中间体物种,揭示了合成气直接转化的OXZEO过程与传统甲醇转化的重要区别 ,有力的解释了OXZEO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烯烃及芳烃产物独特的高选择性。

接下来“向前也向后”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提出和论证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分子筛中也参与了含氧化合物的生成,并初步建立了OXZEO催化转化过程中C1中间体到多碳产物的反应网络和反应机理 。

除了模型催化体系外 ,研究人员还在多种OXZEO催化剂上均观测到了关键中间体 ,验证了包括含氧化合物路径在内的反应机理的普适性 。

但是,团队的研究工作不止于此,后续的基础研究会“向前也向后”。

“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开展金属氧化物上C-O、H-H键活化以及C-H键形成的机理研究,进而拓展到其它碳资源转化领域如二氧化碳加氢等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高攀告诉《中国科学报》。

与此同时,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梦” ,就是将催化机理研究与实际反应密切结合,尽早实现OXZEO过程的工业化。

“基础研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如果这些催化化学中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应用研究学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催化体系 ,设计出更高效的 、理想化的催化剂,那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侯广进提到。

有了前进的方向 ,整个团队将卯足精神,向前冲锋 。侯广进对组内人员也提出了希望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带着研究性思想去做工作,及时沟通交流,团队合作 ,协力攻坚,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

固体核磁共振“超级放大镜”观察催化反应网络

侯广进研究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

“作为包老师研究团队中的一个研究组,核磁共振是我们的特色也是优势,与其他几个研究组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最终目标,肯定是要从基础研究推向实际应用 。”侯广进说。

本文来自【科学网】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 :jrtt

(作者:汽车配件)